黨建引領居民自治 青島市北區帶來滿滿幸福感
日期:2022-02-14 10:25?
來源:青島快訊網?
作者:恩全?
點擊:
中國民生新聞網訊 (通訊員 朱海琦)近年來,隨著市北區城區的建設和產業的發展,常住人口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居民小區拔地而起。而居民結構的多元化帶來了訴求的多樣化,這也讓居民小區成為了基層治理的重要陣地。市北區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人民為中心,問心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通過居民自治,簽訂居民公約,讓小區環境更和諧,居民生活更舒適。
市北區上清路39號院原為半封閉小區。該樓院內公共資源被一些游商浮販占用,地磚被壓壞,消防通道被堵塞,散落的垃圾引來蚊蟲蛇鼠,還曾發生居民被盜事件……針對這一堆棘手難題,青島市北區延安路街道黨工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舉措,以網格黨支部為基礎,以樓院黨小組為單元,把組織劃小,在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的指導下,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和“群眾參與、民主推薦、承諾就職”的要求,在上清路39號樓院黨小組中選出了3名思想政治素質好、群眾工作能力強、認可度高的黨員,成立樓院自管會,實行紅色管理、院落自治,把居民自治的單元具體到網格,細化到樓院。居民們看著以往臟亂差的樓院整潔一新,進出車輛井然有序,都對樓院自管會豎起了大拇指。
黨員先鋒帶領樓院居民開展樓院內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并制定了“黨員帶頭、環境整潔、安全穩定、鄰里和睦”的四項樓院居民自治標準。走出了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管理新路子。一進入松江路社區合江路13號的院子,整潔溫馨的氛圍讓人印象深刻。在這個樓院實施居民自治之前,樓院內的環境維護、設施維修停車等工作,處于無經費、無工具、無技術的“三無”尷尬境地,工作開展困難重重。開始居民自治后,黨員骨干以身作則,臟活累活沖在前面、誰家有困難第一時間趕到。在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的幫助下,樓院環境也不斷改善,地面硬化了,文化長廊也建起來了,鄰里之間漫步樓院,處處給人清新怡人的感覺。
居民自治的開展,增進了鄰里感情,拉近了黨群關系,增強了居民間的凝聚力。開始不理解的居民被感動了,持反對態度的居民也支持了,更多的黨員和居民志愿者都紛紛加入到樓院建設中來。樓道里感應燈壞了,退休電工李大哥負責維修;樓院停車雜亂無序,退休的孫師傅義務看車,誰家添了小娃娃,金牌月嫂王大姐登門傳授育兒經,至于打掃樓道這些常規活兒,每家每戶都主動地出人出力。形成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延安路街道將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結合網格黨群服務站,線上線下齊發力,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延安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丁剛德表示。
在鄭州路社區新園小區的生態花園里,小區居民在黨員志愿者帶領下,正在清理花園的雜物,提前謀劃春天種植花卉的安排。過去這里是一片雜亂的低洼地,一到雨季就會積水,蚊蠅滋生,影響環境。后來,經過居民討論決定,在社會組織的幫助下,這里建成了一座生態花園。不僅各個網格的黨支部在這里認領了花壇栽種花卉,而且也成為了居民開展垃圾分類的重要活動場所。
鄭州路社區第四網格黨支部書記張春芳說:“大家每天把自己家的廚余垃圾就拿來,發酵好了,我們就可以埋在這個地下,土質一養起來,我們就把這個地方種上牡丹和月季。 新園小區是建成于1996年的老小區,雖然有物業管理,但是由于收費低,僅能提供簡單的服務,逐漸難以滿足小區居民日常需求。針對這一情況,在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指導下,小區成立以小區黨員為骨干,居民廣泛參與的志愿者隊伍,通過選舉業主委員會,簽訂小區的居民公約,實現居民自治,填補小區日常管理的空白。”
經過幾年的努力,不僅小區的衛生死角成了花園,而且像停車難這種影響小區秩序的“老大難”問題也徹底解決了。
鄭州路社區新園小區是老舊小區,當時沒有停車位,后來街道社區黨組織協調安排劃了300多個停車位,停車秩序基本上走上正軌了。經過幾年來社區黨委和居民的探索和實踐,新園小區居民公約從樓道秩序、廣場活動使用等碎片化的日常規定,經過每年的修訂,覆蓋面不斷擴大,內容更加豐富,如今已經作為鄭州路社區的居民公約,在更多小區獲得推廣。
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在黨建引領之下更加有力量。在黨建引領下,市北區街道、網格支部書記、老黨員發揮骨干作用,居民共建和諧家園,共享美好生活。接下來,市北區將繼續引導紅色合伙人、社會組織、老黨員在社區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實實在在地服務好轄區居民服務。